> 文章列表 > “长颦知有恨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长颦知有恨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长颦知有恨”出自宋代周邦彦的《意难忘(中吕美咏·杂赋)》,这句诗不仅是一句千古绝唱,更是古人对愁绪的细腻刻画。周邦彦被誉为“词家之冠”,他在这首词中,通过“衣染莺黄”、“低鬟蝉影动”等细腻意象,展现了一位深陷愁思的女子形象。她“长颦知有恨”,仿佛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透露出内心的烦恼。

为什么古人总能在诗词中找到这么多“愁”?其实,愁绪就像我们现代人刷手机时的心情,时而焦虑,时而无奈。古人没有社交媒体,只能用词句来表达。周邦彦的“长颦知有恨”,或许就是古代的“emo模式”。下次当你觉得“愁死了”,不妨想想古人有多会“装愁”,说不定你的心情也会跟着轻松起来。

总之,“长颦知有恨”不仅是对愁绪的描述,更是古人对情感的极致追求。也许,我们 modern人也可以学学古人,把烦心事写进诗里,成为自己的“愁绪诗人”!

“长颦知有恨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长颦知有恨”出自宋代周邦彦的《意难忘(中吕美咏·杂赋)》。

“长颦知有恨”全诗

《意难忘(中吕美咏·杂赋)》

宋代 周邦彦

衣染莺黄。

爱停歌驻拍,劝酒持觞。

低鬟蝉影动,私语口脂香。

檐露滴,竹风凉。

拚剧饮淋浪。

夜渐深,笼灯就月,子细端相。

知音见说无双。

解移宫换羽,未怕周郎。

长颦知有恨,贪耍不成妆。

些个事,恼人肠。

试说与何妨。

又恐伊、寻消问息,瘦减容光。

作者简介(周邦彦)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